发布日期:2014-11-04 19:08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查看:  打印文章  字体:T  T  T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璀璨明珠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璀璨明珠
——米脂县高西沟村以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
米脂县档案局        杜芳秀
纵观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满目疮痍灾难重重的历史,无不让人辛酸落泪。那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席卷千里的沙尘暴,那雷鸣闪电、山洪怒吼、横冲直撞的暴雨天,那烈日炎炎、赤地生烟、尸骨遍野的大旱年……它给人类带来多少遍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凄凉景象!到人类文化发展到遨游太空的今天,才姗姗发现这屡发的灾难是人类为所欲为地破坏生态环境所得到大自然疯狂报复的结果。在这大自然雷霆大发进而毁灭人类这个不孝子孙的紧急关头,难道断章取义“文明至圣”的人类只能束手待毙、仰天长叹吗?不,米脂县高西沟人民早在半个世纪之前,以其科学的观念、超前的意识、艰辛的付出准确地回答了这个人类继而生存的严峻问题。
一、52—61年的十年。高西沟人民在生存的拼搏中用科学的观念初步认识到靠山吃山,靠山养山的道理,对生态治理开始大胆的尝试
高西沟村在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沟壑里,全村126户,522人,40架山,21条沟,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过去的高西沟土地贫瘠、饥荒连年,“十年遭九旱,一年不旱也要遭水患,风来天地暗,风住百草完”、“哥哥走西口,妹妹泪长流”,这是这里人们悲凉生存的真实写照。他们祖祖辈辈在饥饿中挣扎,在挣扎中饥饿,无止境地徘徊,无止境地哭泣!到了上世纪60年代,高西沟人民认识到改善生存条件吃山养山并重才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民生存的唯一出路。于是,他们在科学的思路中,在痛苦的探索中,在勇敢的实践中,第一届党支部带领群众明确做出划时代的科学《规则》:“治沟打坝、保持水土流失、增加土地、提高粮产”。他们是国家水土保持决策的最忠实最顽强的奋战者。在1952年的一年中,50多名精壮劳力的治沟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大银山沟,以改天换地之势,愚公移山之志,顶酷暑,迎风沙,抗严寒,战苦劳,一年中终于打成大银山沟大坝两座。然而天公不作美,积怨太深的大自然在次年的(53年)一场凶残的山洪将其中的一座大坝无情地冲垮。 可是,英雄的高西沟人民痛定思痛,他们坚定的信念不变,治理的决心不变,奋战的精神不变,在深思中,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得出:科学治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区,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案,科学的定位,科学的层次,科学的措施。在有关部门协助下,高西沟党支部经过群众讨论做出科学治理高西沟村山水的再一次跨世纪的英 明《规划》:“首治山,紧治坡,再治沟,沟坡兼治;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花果山,荒坡陡洼种牧草,塌崖烂畔种柠条。”在52年至61年的10年里,中国大地的农民大约还在饥饿的沉睡中,然而,高西沟人民组成上百名劳力的奋战大军在村里的山洼、沟岔、峁梁地里展开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大治理,一个彻底改变“广种薄收,薄收广种;饥饿流落,流落饥饿”的强烈信念鼓舞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披星带月,流血流汗终于先后修成水平梯田246亩,坡式梯田610亩,小块水地17亩,打起5座大型淤地坝和81个堰窝、台淤地53亩,造林702亩,种草286亩,全部治理了9架山,9条沟,治理面积达2240亩,在40%的地皮上基本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科学的治理不负有心人,截至62年计算粮食亩产56年比49年提高到60斤,58年比49年提高到89斤,就是大旱的60年的粮食亩产比56年提高34.4%。林草业的健康递增,带来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杏、桃、果、枣经济林的收入也不断增长,60年农民的平均收入比56年增加一倍以上,62年人均收入比56年增加2倍以上。在50年前的实践中,高西沟人民就告诉我们,也告诉了执政的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农林牧全面发展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生存的最基本的出路。高西沟这种治理模式与价值当时不仅名列陕西省水土流失治山治水的榜首,而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山区农业的生命线》报导了高西沟水土保持的可行性经验,同时发表社论赞扬高西沟人民治理山河,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196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的典型,被中国西北局授予农业红旗称号,誉为《陕北高原的明星》。高西沟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已经开始,可以说它开始填补了中国真正农耕文明的空白,开辟了人类在大自然永久生存的康庄大道!
二、62—79年的18年。高西沟人民在生存的拼搏中再拼搏,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进一步认识到退耕还林还草,以林草业养山促牧,以畜牧业养农促粮,以农业养人促林,实行生态环境农林牧全面治理的三三制
从62年到79年的18年中,高西沟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坚持不懈地继续治山治水,为了在这沟壑中更好地生存,他们永无止境地在拼搏中再拼搏,用科学发展的观念一次又一次明确做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山水田林路统一治理,实行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三三制”《规划》,这个高度科学的超前意识的《规划》,大约要比国家形成国策文件提出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还要早近50年之长,真让人惊叹之际肃然起敬!他们的规划来自人民,感天动地,万众一心。然而道路不是平坦的,航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是英雄的高西沟人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义无反顾,披荆斩棘,他们用汗水、泪水、血水换来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治理农耕文明的“三三制”,他们创造了生态建设的人间奇迹。全村建成水库1座,新打淤地坝7座,蓄水窑2孔,可蓄水50多万立方米,箍地下涵洞800多米,建高抽站2处,修梯田900亩,在没有国家任何补贴下,先后从56年的3000亩耕地中退耕1930亩,造林种草2250亩。 到1978年高西沟已有粮田1070亩,林地1250亩,草地1000亩,大家畜80多头,猪300多头,羊600多只。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基本形成土地利用的“三三制”。“三三制”的实行,给高西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质的大飞跃与大变革:一是农业收入相对增加,单产提高,不管天旱雨涝,高西沟从72年以后年粮食总产都在40万斤以上,1979年1070亩耕地粮食总产45万斤比1956年3000亩耕地粮食总产11万斤增长了4倍以上,亩产从56年的37斤提高到79年的410斤,增长了创奇迹的11倍;二是解决了当时“要多打粮食,肥料不足;要养牲畜,饲料不足;要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 矛盾,实现了农林牧的优化组合。这个铁的事实再次说明,林草业发展了,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了解决了粮田用肥料的问题,肥料问题解决了带动了农 业粮食的增加,粮食增加了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农民吃饭问题解决了就保住了林草业的发展。同时,林业内含的经济林桃、杏、果、枣的发展和畜牧业牛羊猪的 发展,高西沟年人均收入从1958年的55.8元提高到1979年的337.2元,提高了6倍 之多。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显著提高,一个绿色遍野、山清水秀、欢声笑语、歌声阵阵的人间海市蜃楼告别了昔日穷山恶水、惨不忍睹、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 高西沟。它已卓有成效地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林草业长期新旧更替的永恒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序幕已在高西沟拉开,而且以幕幕的精彩表演,向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的人们展示了人类农耕文明富裕生存的模式;三是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显示,建于高西沟沟道的大、中、小型121座淤地坝,每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沙6367吨,那么高西沟340亩坝地就可拦泥沙达200万吨之多,这些大大小小的淤地坝、堰窝台地、层层水平梯田、森林山、牧草山,将洪水分处拦截,就地消化,基本完成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它再次向整个中华大地展示了生态治理的效仿模式。1979年高西沟村创建的“三三制”作为一种生态治理的经济模式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并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三、80—2000年的20年高西沟人民在生存的拼搏中永不沉默,永不气馁,在科学中再科学,在进取中再进取,把三三制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模式推向更为科学的一、二、三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模式
高西沟生态治理经济发展“三三制”的划时代模式,为黄土高原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农耕文明做出了名标青史的奉献。然而勇于奉献的高西沟人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在探索中再探索,面对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高西沟人民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产业结构中,努力创新发展新模式,把“三三制”发展成了“自然生态型林业,主导经济型牧业,补充自给型农业”的经济结构形式。全村现有基本农田77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1% ,草地15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1%,林地2253亩(其中经济林59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9.7 %,形成田、草、林分别为一、二、三的新模式。从“三三制”到“一二三”不仅是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而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科学优化组合模式,也成为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标本和样板。
“一二三”中,高西沟农民有777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其中380亩人造小平原和水平梯田,397亩可以节节拦截,层层分解水流量,每处都有蓄水塄的台坝堰窝地。人均1.5亩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几乎都是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田,它保证农民有每年40万斤以上粮食的稳定而可靠的粮食需求,使退耕还林还草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使林草业、畜牧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00年高西沟人均年收入已提高到2285元,比1958年的55.8元增加了4倍以上,事实充分证实了“一二三”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一二三”中,羊草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高西沟现有紫花苜蓿为主的草地1500亩,退耕还林还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高西沟人民始终不忘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原则永远不能变,那就是让生态专家为之震惊的早在50年前的58年实施的“封山禁牧”的原则。在此巩固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近年来他们又退耕还林还草1190亩。对村内的道路、庭院进行全部绿化。经过几代人激荡人心持之以恒地治理,现在高西沟治理程度已达到总土地面积的78%,林草覆盖面积是总土地面积的64%,到2005年,全村已养羊1300多只,养牛90多头,养猪300多头,畜牧业年收入由58年的600元提高到现在的68.8万元,建成全县白绒山羊基地和肉牛养殖公司。村主任高锦仁信心满怀地说:五年内畜牧业收入要占到农民总收入的30—40%。
“一二三”中,林业是高西沟生态建设的主体,“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花果山,沟岔道路绿化满,松柏绿遍六百亩山”,这便是高西沟生态林木的真实写照。高西沟人民在几十年卓越的奋战中从不自满,永不止息。在巩固原来生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科学测算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在1982年联产承包分田到户责任制中,分林到户的“旋风”压境之际,高西沟人民以科学主导的理智,以“不唯上,只唯实”的胆识,以远见卓识的境界,以逆转潮流的精神,顶住了重重压力,终于保留下集体生态林1660亩,果树林660亩,农作田100亩,它对后来高西沟生态治理起到倒退与发展、死亡与生存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一个整体农村内部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相辅相成并存发展经济的理论价值,现在他们把2253亩林地根据年代和长势不断更新换代永葆森林的繁枝茂叶。其中人均1.5亩的593亩经济林,加强管理,更换品种保持果品的多姿多态,果实累累,使农民在经济林中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它已成为高西沟人民增加收入的又一重要产业。林业的年收入由58年的零收入发展到现在的60多万元。据农技员估算,五年后高西沟的经济林收入可占总收入的25%。“一二三”的形成,不仅使高西沟农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使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与巩固。春夏季节走进高西沟,满山遍野的1660亩生态林犹如潮起潮落的绿色海洋,660亩松柏林与水库相衬映,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翡翠嫩绿倒映在明澈的水库中,宛若江南佳境。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高西沟生态建设中的成功经验,“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在高西沟已经得到了可靠的验证。受到事实折服和认可的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为高西沟亲笔题词:“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四、2000——2006年的6年,高西沟人民在生存的拼搏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成功中再创新,在创新中再成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开辟一个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的路子,为人类富裕生存创建一个空前的发展模式
英雄的高西沟人民历经50多年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战,高西沟的每一寸土地上不知倾注了多少高西沟三代人民的血与汗。高西沟党支部村委会一代又一代班子永葆旺盛的治理斗志,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无怨无悔地搞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他们为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走向长期富裕的生存道路,继续做出了感天动地的业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经济效益的突破上大放异彩。
1、加强民主管理,在科学规划上搞突破。高西沟人民在几十年生态治理的征程中深知没有一个发动群众群策群力的好规划,就等于盲人骑瞎马,一事无成。因此,高西沟人民在新世纪的新机遇中,他们如同失落的孩子找到母亲般地得到县委书记张雁冰、市委书记周一波的感慨认可。在这淡出历史、冷冷漠漠、无人问津、默默治理20多 年后的这一实在难逢的机遇中,他们激情奔放与时俱进。村党支部在乡、县、市的重视与支持下,进行了新世纪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规划,登门入户、走访群众、发动 群众、听取群众对规划的建议和意见,终于形成新时期《高西沟村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涉及农、林、牧、生态、道路、产业、教育、文化、卫生、村容村 貌等40多个项目类别,分年度、分期、分批实施的计划和方案。有发动群众的可靠基础,因此在具体的规划实施中高西沟人民又拿出当年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治理精神,冲向新的征程。
2、加强综治观念,在基础设施上搞建设。在2000年以来的几年中,在县市的大力支持下,高西沟村新建标准羊舍1200平方米,建沼气池80口,集体水井8处,个人水塔88座,集雨水窖70眼,集雨场6822平方米,可蓄水268立方米,可供家畜饮水和24.2亩的庭院经济灌溉,新修村内环山公路13.5公里,铺设了3.8公里村级柏油马路。高西沟至白硷村、镇川镇的柏油马路即将动工。已建成高西沟肉牛养殖厂,水源补充工程正在建设中。高西沟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更高层次,在人居环境上搞改善。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过去高西沟生态建设成效卓著而蜚声全国。 但 高西沟人民从不自行陶醉。近年来他们在原来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有效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并不断加大对新旧林草的管护力度,使新旧林草茁壮 成长,它使高西沟到处永远是一片绿树成荫,青草芬芳,百花吐艳,百鸟争鸣的秀色江南,它昭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所有农村这是一条持久富裕生存的黄金大 道。林草业的发展使高西沟全村的畜牧业欣欣向荣,80%的养殖户都具备“棚、场、槽、窖、机、池”配套的现代饲养条件。与此同时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对村内的道路庭院采取合理的绿化措施。现在的高西沟已成为“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影在水中”的人间仙境。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他们更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由于高西沟过去历来的主张“先治坡,后治窝(家)”,因此他们在人居环境上欠账很大,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一年多来全村投入64万元硬化道路2600平方米,硬化庭院1200平方米,帮畔600平方米,改厕82座,新建垃圾箱64个,基本实现了“五通五改”(通路、通电、通信、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改圈、改厕、改灶、改水、改不良生活习惯)。为了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高西沟人民按照创造文明村镇的规划在村内还大搞了村抓“三清”(清理垃圾、淤泥、路障),户抓“三治”(治理柴草乱堆、粪便乱倒、墙院破烂)的建设。村里新建了畜牧站、农机站、文化站、计生服务室,村级医疗站正在修建中。还开展了“五进村”活动(党的政策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卫生习惯进村),使高西沟村人的素质、环境素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都感慨地说:“我们现在是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用柴,施肥不用买,汽车能进来,电视能收30个台(有线),还能上宽带,和城里人一样有能耐。”
4、加强产业开发,在农民钱带上搞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培育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长足发展,为群众建立稳定的增收来源。近年来,高西沟村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是第一要务的宗旨,着力发展壮大“畜牧业、果业、菜业、小杂粮、劳务输出、旅游业”六大产业,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现在高西沟村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建成谷子、豆类、小杂粮基地300亩,新购置旋耕机2台,覆膜机2台,播种机2台,推广了机械化作业。从04年起,村里逐步发展起坝地绿色蔬菜70亩。通过高接换头技术改造了村里的780亩果园,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建起白绒山羊饲养基地,股份制肉牛厂和小杂粮厂正在建设中。同时高西沟村着力打造农业旅游示范村,利用村内黄土高原地貌及水土保持治理,农业生态观光,陕北文化娱乐欣赏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完成景区内旅游道路土建8公里,环水库人行旅游道路1.5公里,新建生态园338亩,开发景点12处,设置旅游标志60块,设立旅游接待18户。尤其是从05年开始兴建的“陕北林业生态园”,共栽植适宜陕北丘陵沟壑区生长的各类林种71种,3万多株。该园建成后,不仅是一幅靓丽的生态景观,而且是陕北林木的种质资源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2005年被国家旅游总局授予“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在搞红火村内经济的同时,高西沟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鼓励青壮年走出去,从事二三产业。现在高西沟年输出劳务110人左右,平均每人年劳务收入6000多元,年劳务输出总收入已达70多万元,二三产业年总收入2006年已高达153万多元,为高西沟的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高西沟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多元,2006年达4560元为全县之最,是全县年人均纯收入的2.6倍。
5、加强科学支撑,在培养新型农民上搞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西沟村村民历来具有崇尚科学的优良传统,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始终坚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用科技培养新型农民。几年来,他们在旱农作物上引进大成2号,“米辽1号”谷子,“脱毒紫花”白洋芋,扩大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垄沟种植技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大大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在经济林方面对860亩经济林推广低产果园改选技术,改变果树老化,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在畜牧业养殖方面,改变原来“青草鲜喂,干草长喂,一天几备,八成浪费”的粗放饲养的舍饲养方式为“青草干喂,秸竿粉碎,一天一备,四季不累”的科学饲养方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饲料饲养利用率,扩大畜养规模,进一步增加畜牧业收入。经过高西沟人民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努力,现在高西沟基本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种养科学化,耕作机械化,灌溉节水化。同时,村上和市县乡几级合作针对村上产业状况,对村民进行了多期农业、林业、牧业等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训,现在高西沟全村已有80%的农民熟练掌握了1—2门种养实用技术。
五、高西沟人民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中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为人类根本的社会和谐与持久富裕生存提供了价值珍贵的启示和借鉴
1、始终坚持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伟大的高西沟人民在半个世纪之前就认识到人类生存的最根本的出路是必须刻不容缓地抓紧生态环境建设,那些野蛮破坏生态环境所谓发展的暂时繁华,那是一场人类自相扼杀的可怕梦境,他们根据一再完善的治理《规划》,以一种惊天地、凄鬼神的拼搏精神,一代接一代地流血流汗,将一个支离破碎、植被全损、水土流失严重、饥荒连年的贫困村,治理成一个叫人感慨万千的从“三三制”到“一二三”的山、水、田、林、路、村容村貌综合治理的“山青水绿、地沃人美、杨柳舞姿、松柏吐翠、水荡碧波、桃果飘香、路树成荫、窗明几净、庭院温馨、芳草茵茵”塞上江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据有关资料统计高西沟从1965年因有效的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而做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为黄河少输送泥沙近200万吨。高西沟以成功的实践告诉人们,生态环境的长久治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构建一个富裕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最可靠的保证,这是高西沟人民用血与汗的高昂代价为人们换来值得借鉴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科学价值与哲学价值。
2、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英雄的高西沟人民在50多年的征程中,他们以不等不靠不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的创业精神,走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从“三三制”到“一二三”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道路。为了保住生态治理这个重点,根据治理《规划》始终不忘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他们将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优化组合。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林业主导化,主权管理集体化,不断发展更替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种子优良化、农产基地化;牧业优种化、饲养科学化、发展规模化;果品业更新化、产品优质化、出售畅销化;大棚蔬菜、大 田蔬菜双并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商品化;劳务业重点自给化,剩余输出化,经济效益补充化;旅游业品位化,生态观赏重点化,山、水、田、林、路、村容村貌六 大综合治理全面展示化。现在高西沟农杂业、林业、牧业、果业、蔬菜业、劳务业、旅游业七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的从业人员都是知识培训化,技术科学化,经营 时代化、收益高效化。每个产业都有科学的规划, 有序的步骤,合理的开发,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事实不容致异明高西沟人民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致富的光明大道。从“三三制”到“一二三”产业结构动态发展模式的经济价值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3、始终坚持加强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高西沟人民50多年来以“不唯上,只唯实”、 科学求真之胆识,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之风范,以风起云涌气壮山河之气势,以勇于奉献、流血流汗之决心,一代接一代地团结到底,奋战到底,绘制出现在高西沟 这张使世人为之神奇、为之兴叹、为之振奋的青山绿水的蓝图,终于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全面治理的高西沟精神。那就是高西沟人民的科学精神、自强 精神、实干精神、团结精神,进取精神、时代精神。这种伟大精神的长期形成和高度凝聚是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从54年 开始高西沟以老英雄高祖玉为代表的老一辈三代支部班子到现在以姜良彪为支书的新一代第四届支部班子,他们都以高超的思维境界,超前的科学观念,无私的大局 意识,为民的领导宗旨,富民的奋斗目标,一代接一代地带领群众完成他们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既定《规划》的千秋大业,义不容辞地代代治理,还生态以绿色,还农 耕以文明,还产业化以发展,还人与自然以和谐,还农民以富裕。这个成功的事实足以启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逐渐觉醒的人们值得借鉴。在建设名符其实荫及子孙后代的绿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以人为本的好的领导班子,它能凝聚万众一心,无坚不摧,无攻不克,使贫困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成为颗颗塞上江南的璀璨明珠。
4、高西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启示和借鉴中我们有责任深思。高西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辉煌成就为人们所叹服和认可,被不少有关媒体和有关会议所宣传报导。像1962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山区农业的生命线》的报导;1965年北京农业展览的宣传、国务院《大寨式典型》的命名、中共西北局《农业红旗》、《陕北高原的明星》的授予;1995年全国绿化委员会的表彰;2005年全国《生态村》《环保村》的列入、《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定点、国家《全国文明村》的评定;2006年陕西省《绿色文明村》的嘉奖。同时被不少有关政界领导对高西沟村风风雨雨几十年奋战成果给予高度的肯定。像1961年国务院副秘书长常黎夫,陕西省委办公厅主任杜鲁公的高西沟调查,国务院副总理潭震林农业展览的观赏;1995年全国政协主席钱昌照的赞扬;2003年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现任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的视察。他们对高西沟的生态环境治理无不赞服,无不感慨。如当时的袁纯清书记视察后激动地说:“这哪是黄土高原,这是秀色的江南”,同时慨然赋诗道:“高坡出平原,绿色满山川。实践创奇迹,奋斗谱新篇”,而且还指示:“要把高西沟作为农业生态的一种模式去推广”。
在这深思之刻我们决不会忘记辖区顶头官员的米脂县委书记张雁冰和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两位希望之星的执政书记。张雁冰书记在21世纪伊始就任之际,以他那独有的能耐与刚毅,第一件要务之一抓的就是最有普遍意义最能代表米脂大多数人民利益的高西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他多次轻衣小帽、风尘仆仆地明察暗访,他多次泥手泥脚爬山涉坡地掌握真情,终于得出了对高西沟成功模式的认定。后来他撰写文章呼唤米脂县乃至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农村去推广高西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模式。2003年1月13日他在高西沟主持召开了米脂县农村综合开发现场会,在会上他讲道:“米脂全县要明确喊出学习高西沟”,同时在会后还作了不少具体推广的有关措施;榆林市委周书记在他上任几个月后,于2003年初,就踏上高西西沟这块英雄人民的土地,以他那超常的文质与城府,进行了方方面面、ken恳恳切切的视察。他历次不畏劳苦、兴致勃勃的实地考察,他历次深入群众、屈膝谈心、总结得失,终于做出了高西沟可行性经验的结论。他说“高西沟是中国贫困农村、贫困山区农村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他为高西沟亲笔题词道:“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他把高西沟村定为他的工作联系点。在他的倡导下,榆林市决定南六县要推广高西沟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还安排了具体推广的有关措施。
诸 如以上有关媒体和有关政府的报导与肯定举不胜举。但是,高西沟的发展模式,高西沟的奋斗精神,高西沟的科学观念,播种之少,出苗之差,成功之渺,收效之 微,让人们叹息而深思!然而在调查中有人竟然已经想到:可怕在生态治理的科学观念上,在农村班子的建设上,在有关领导不断换届更换上,在执政为民的理念 上,在推广实施的决心上,在推广承担的风险上,在个人得失的感情用事上,在坚持推广的韧性上,在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上,在“牛玉儒”式 的奉献精神上还有离之甚远的差距!几个可怕的疑虑是否恰当,匹夫有责的人们深思而再深思,找出人们望眼欲穿的疑难症结。让我们和高西沟人民一样团结起来, 为建设一个真正生态、生存、富裕共同和谐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子孙后代永存福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发挥我们的一切精力与才智吧!
 
 
 
 
 
 
 
后附:参考资料出处:
 
<一>、高西沟村《党员档案》、高西沟村《大事记》
       高西沟村《文书档案》、高西沟村《会计档案》
       高西沟村《组织沿革》
<二>、有关媒体: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山区农业的生命线》、2005年7月9日榆林日报《高西沟村
  退耕还林50年启示录》、当代陕西2005年第8期
《高西沟村50年治山之路》、冷梦著《高西沟调查》

 
 
 
<三>、米脂县志《畜牧志、林业志、农业志》
[ 首页 ]  [ 返回上页 ]  [ 关闭窗口 ]  [ 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