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1-04 19:07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查看:  打印文章  字体:T  T  T
绿色希望之路 ——高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绿色希望之路
                    ——高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作者:米脂县档案局:杜芳秀   
        指导:榆林市档案局:丁永年
     
 
为 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今年以来,在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米脂县档案局组成调研组深入高渠乡高西沟村对其生态农业发展有关档案 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利用。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析和深入调研,深刻体会到高西沟村通过几十年的科学发展和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合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发展的绿色希望之路,给陕北农村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陕 北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历史上也曾是树木葱茏、牛羊塞道、水草丰盛的绿色家园。由于连年兵燹战乱、滥垦乱伐及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变成如今这样光秃秃的丘陵 沟壑区,千百年来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给贫苦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难。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的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创造 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平衡之路,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再造出一个山川秀美的高西沟,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了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高西沟位于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山沟里,全村126户,522人,40座山,21条沟,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6000亩),总耕地面积4533亩。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西沟人就开始了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他们的指导原则是“首治山、紧治坡、再治沟、沟坡兼治;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花果山,荒坡陡坡种牧草,塌崖烂畔种柠条。”《人民日报》曾专版刊登了关于高西沟综合治理的文章,并发表了社论《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范例》,提出"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高西沟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先后修成水平梯田246亩,坡式梯田610亩,小块水地17亩,打起5座大型淤地坝和81个堰窝台淤地53亩,造林702亩,种草286亩,治理了9座山,9条沟,治理面积达2240亩,粮食亩产大幅提高。林草业的健康递增,带来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桃、杏、果、枣等经济林的收入也不断增长,1961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56年增加2倍以上。高西沟的初步治理成果,理所当然地受到全国的关注。
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高西沟人坚持不懈地继续治山治水,他们逐渐摸索出"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农林牧配置全面发展的路子,采取山水田林路统一治理"的路子,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将全村3000多亩生产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实行农林牧各占土地面积三分之一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三三制"模式(三分之一耕地、三分之一经济林、三分之一草地)。他们以林草业养农促粮,以农业养人促林,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农林牧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全村建成水库1座,新打淤地坝7座、蓄水窖2孔,可蓄水50多万立方米,箍地下涵洞800多米,建高抽站2处,修梯田700亩,退耕600亩,造林种草2250亩。到1978年,高西沟已有粮田1070亩,林地1250亩,草地1000亩,大牲畜80多头,猪300多头,羊600多只,实现了人均2亩基本农田、2亩林地、2亩草地。“三三制”的实现为农林牧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高西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农业收入相对增加,单产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不管干旱雨涝,每年粮食总产都在40万斤以上,比以前增长了3.5倍,亩产增长了8倍;二是解决了当时"要多打粮食,肥料不足;要养牲畜,饲料不足;要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实现了农林牧的优化组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处处拦截、就地消化,基本实现了泥不出沟、水不下山,从1979年以来,累计9000万吨泥沙没有流入黄河。
改革开放以来,高西沟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重点加强了林草种植与管护,有计划地把生态林、乔木林、灌木林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整,特别是在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的鼓舞下,把“三三制”模式推向更为科学的“一、二、三”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模式,使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将全村土地划分为 六份 :六分之一为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六分之二为草地,六分之三为林地。
高西沟村有777亩高标准的基本农田,人均1.5亩的旱涝保收田,保证全村每年有40万斤以上稳定而可靠的粮食需求,使退耕还林还草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高西沟现有紫花苜蓿为主的草地1500亩,他们把羊草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近年来他们又退耕还林还草1147亩,林草覆盖面积是总土地面积的64%,全村养羊1300多只,养牛90多头,畜牧业年收入60多万元。
林业是高西沟生态建设的主体,基本实现了“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花果山。”根据实际情况,高西沟在1982年联产承包分田到户责任制中,保留了集体生态林1660亩,果木林593亩,农作田460亩。他们创造了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相辅相成、互补发展并存的模式。他们在扩大植树造林面积的同时,对原有林木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永葆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林业一年收入也达到60多万元。"一、二、三"的新模式不仅是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且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科学优化组合,是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样板。"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形成,使高西沟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近4560元,居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首。
现在,高西沟经过四届党支部三代村民的接力棒式的薪火相传、艰苦奋斗,终于由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彻底破坏的贫困山村变成山清水秀、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高西沟的穷乡僻壤盖上了绿色的被子,它被誉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璀璨明珠,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一面旗帜。
高西沟成功的经验对黄土高原治理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精神。黄 土高原治理是一项艰苦卓越、宏大艰巨的事业,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必须长期树立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和资助为辅的思想观念;必须 长期树立苦干实干的思想,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优美和山川秀美的目标。高西沟之所以能从一个山穷水恶的穷山村变成一个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优美的黄土 高原治理先进典型,正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以百折不挠、苦干实干的行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治理,才使高西沟初步走上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路子。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纵观高西沟的发展历程,在三个阶段治理思路的变化、治理措施的调整和治理的方法步骤上,都是紧密结合了当地实际,实事求是,从实践中摸索,把从粮、林、草各占三分之一的土地“三三制”模式逐步过渡到更为合理的“一、二、三”模 式,就是在逐步保证口粮的前提下,优化组合,把可耕地改成林地、草地,改变了广种薄收的理念,扩大了林草的覆盖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他们提前几十年就按照 自然规律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保持水土不流失。这种几十年的坚持,完全吻合近年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他们没有盲目地赶潮 流,盲目地学习外地经验,而是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把求真务实的科学思想融入到治理发展中,把绿色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财富、一种贡献一代一代的延续。
三是必须坚持退耕还林种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思路。高 西沟村之所以能实现今天的青山绿水、地肥坝平、果林满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其重要的原因是几届党支部始终坚持了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思路。要 改变和治理地域广袤、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峁起伏的黄土高原,以高西沟治理典型的启示,就是要持之以恒的进行退耕还林。高西沟的成功经验表明,黄土高原 完全能做到林草连片、绿树成荫,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精心养护。要使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保得住、不反弹,最重要的是要与当地农民利益相挂钩,将退耕还林种草与兴建淤地坝和基本农田及养殖业相结合,才不至于国家在中断对退耕还林的补助后,再出现毁林挖草种粮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农民一定要有饭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是必须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的治理方式。高西沟治理的另一条成功经验是: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资源,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村40个山头梁峁、21条支毛沟以及所有能利用的土地资源都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在沟道治理中注意以兴建淤地坝为主;山顶、缓坡以兴建高质量的台地梯田为主;陡坡烂洼以 种植各类乔灌生态林为主;阳山平台梯田以经济林果为主;远山陡坡以发展牧草为主。通过这一系列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从坡面生物治理到山顶沟口的工程治理, 注重突出了单项治理中的水土保持功能与效益,使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使一个强侵蚀的水土流失区治理成不向下游输送 泥沙的微侵蚀区。高西沟成功的治理措施中,一是高质量的淤地坝,二是高质量的林灌植被,这两个治理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高西沟的治理成功经验根本不在于使群众立竿见 影得到多少实惠,但是他们的做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今天,可以说高西沟村的发展模式是贫困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也是促进和谐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西沟的精髓就是绿的精华。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西沟村生态与经济 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路子一定会成为陕北乃至西部地区部分农村发展的蓝图。
[ 首页 ]  [ 返回上页 ]  [ 关闭窗口 ]  [ 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