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1-04 19:07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查看:  打印文章  字体:T  T  T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档案工
 周一波同志(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批示
 
米脂县档案局的同志对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运用系统工程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据说年经费仅5000元左右)都 作出了令国家档案局领导称赞的成绩,实属不易.与高西沟一样,其工作体现了人是跨越发展的第一要素,在艰苦条件下才更能显示出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巨大能动 性.如果每一个为人民服务、推动科学发展的岗位上都有这样一批人,则榆林的跨越发展指日可待.其学科学、用科学,勤奋创新、开创局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2007年09月16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①][②]
(2007年09月16日)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③]
 
【摘  要】 通 过纵横向比较可以客观、系统地认识本地区、本部门的档案工作状况.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地管理档案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包括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 保护、利用,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框架中,档案事业和档案系统工程属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及文化系统工程范 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双重相关性:
(1)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事业本身属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范畴,并且是科学发展框架中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
(2)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4大领域的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会形成形形色色档案材料,都需要档案工作提供完善的档案支持.
本 文提出要运用科学而先进的系统工程架构整合一切资源、统筹工作全局,通过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实现档案事业的持续进步,并介绍了档案系统工程的基本架构,以 及档案系统工程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本文还介绍了米脂县档案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档 案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从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关键词】 档案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和谐;农业农村档案;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米脂县档案局

 

目录

 
目录
1  引言: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中客观、系统地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档案工作的状况
2  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中的定位
3  档案系统工程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架构
3.1  运用科学而先进的系统工程架构整合一切资源、统筹工作全局,通过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和持续进步
3.2  档案系统工程的基本架构
4  档案系统工程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4.1  档案系统工程对经济发展(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4.2  档案系统工程对政治发展(政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4.3  档案系统工程对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4.4  档案系统工程对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5  档案系统工程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实例与经验
6  大力开发档案资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7  结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懈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
 
 
 

引言: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中客观、系统地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档案工作的状况

 
米脂县档案局成立于1958年,局(馆)现有干部职工14人;近50年来,在中共米脂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和省、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开拓创新.
1988年米脂县档案局建成全市第1座档案楼;1990年率先办起第1家档案陈列室,之后建起李鼎铭纪念室.
进入新世纪,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强化,2001年米脂县档案馆越级晋升为陕西省1级档案馆;2003年被陕西省档案局评为“优质服务年”先进单位;2004~2005年又被评为榆林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成为榆林市《中国二十世纪图鉴》编纂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米脂县档案局代表榆林市,组队参加陕西省《档案法》知识竞赛,荣获2等奖.
在纵向比较的框架中,本地区、本部门乃至全国各地的档案事业虽已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但在横向比较的框架中,尤其是身处充满复杂性的世界化时代,本地区、本部门乃至全国各地的档案工作却会面对并会持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
 
 
我们必须对这些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持续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对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时刻认识自己在横向比较中的不足和差距,从而科学、系统、持续地把握本地区、本部门的档案工作状况(图1).正如中共榆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一波[4]同志在“科学发展俱乐部”活动中所要求的:
“向前看,发展压倒一切;”
“向后看,问题比政绩更重要……要增强问题意识.”[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对档案工 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我局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运用先进的卓越治理与社会系统工程的理念与方法,面对世界化时代的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以系统工程 架构整合一切资源、统筹工作全局,在缺乏技术支持平台的条件下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就如何通过档案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一 系列有益的探索.
 

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中的定位

 
胡锦涛总书记早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6]
他还强调:“落 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 大系统.……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7];并且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8]
2007年6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6.25”重要讲话中,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总体布局概括为经济建设(含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含政治发展)、文化建设(含文化发展)、社会建设(含社会事业发展)4大领域.[9]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各类社会主体(如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家庭、个人)从事各类活动(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所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记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文化载体.它还具有证据功能.所谓证据,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证明事物(包括人类活动)真实性的依据.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地管理档案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包括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利用,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在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框架中,档案事业和档案系统工程(Archival System Engineering, ASE)属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及文化系统工程(Cultural System Engineering, CSE)范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双重相关性:
(1)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事业本身属于文化建设及文化发展范畴,并且是科学发展框架中文化建设及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
(2)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4大领域的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会形成形形色色的档案材料,也都需要档案工作提供完善的档案支持.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程序、科学的制度,系统化地持续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并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是我们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应当持续创造性地思考并解决的永恒主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局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系统科学理念和方法,运用系统工程架构整合全局工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大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走上了1条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应有作用的科学发展道路.
 

档案系统工程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架构

 

3.1  运用科学而先进的系统工程架构整合一切资源、统筹工作全局,通过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和持续进步

系统工程框架,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经过宏观与微观多领域实践(如国防、航天、管理以及众多大规模科学技术实践等)长期检验的、最为先进的业务整合框架.
“系统(System, けいとう)”就是若干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我们想要解决的任何问题,都涉及若干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着的,构成了1个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系统.我们想认识或解决的任何问题,实际上都是我们所面对的那个系统的令我们所不了解或不满意、不良状态.所以,认识或解决任何问题的实质,就是把我们所面对的那个系统的令我们所不了解或不满意、不良状态,变成我们所了解的或满意的状态或目标状态.
“工程(Engineering)”一词,可以顾名思义地理解为:为实现特定目的,科学地遵循特定的法则、规则(“程”),并经由特定的过程或程序(“程”)来完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性的工作总体(“工”);也可理解为哲学概念,指需要进行某种程度组织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性的实践活动.“工程”概念“强调达到效果,要具体,要有可行的措施,也就是实干”(钱学森[10]语).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SE)”一词,是由“系统”+“工程”构成的——当我们所从事的工程,是在科学地认识、创造、维持、改善或持续改善1个系统时,就是“系统工程”;或者说,我们为了认识、创造、维持、改善或持续改善1个系统所从事的活动,在总体上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性,需要科学地遵循特定的法则、规则,并经由特定的过程或程序来完成,就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处处可见,一点儿也不神秘,大到导弹研制、航天活动、物质文明建设(如产业规划等)、政治文明建设(如党的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如科学研究、道德建设、科技规划、档案管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如环境修复、环境保护、环境发展等),小到人生统筹、旅游安排、体育竞赛、会务安排等,都可视为系统工程.[11]
在系统工程的框架中,实现跨越发展,乃至又好又快、最好最快地办好任何事情的实质,就是:
(1) 找出最好最快地办好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同时,剔除对办好这件事情不利的所有因素;
(2) 对最好最快地办好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建立正确的关系,同时,对最好最快地办好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之间的不正确关系予以取消.
 
 
根据世界化时代卓越治理[12]和社会系统工程的开放性持续进化原理(参见图3),我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定了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框架中,以系统工程架构整合一切资源、统筹工作全局,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通过集成与创新以及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和持续进步.
(1) 所谓“持续集成”,就是以开放的“集大成”理念对古今中外有关档案工作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地、持续不断地扬弃和综合集成,以使本地区本部门档案工作在现有的条件下始终与时俱进.
(2) 所谓“持续创新”[13],表现在两大方面:
原创型持续创新——对已有成果不能解决的问题,探索新的解决之道.
改进型持续创新——对通过扬弃和综合集成获得的已有成果,进行持续改进;
集成型持续创新——将已有的若干成果在整体上集成为一项具有新功能的创新成果,即所谓“1+1>2”.
“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的实质,就是将实现跨越发展或又好又快、最好最快地做好特定工作所需的因素科学地、齐全地集成起来或创造出来,同时正确地建立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集成和创新的成果科学地整合在统一的系统工程架构中.实现“持续集成”与“持续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积极举办“科学发展俱乐部”活动,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使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探索蔚然成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变成每个党员和干部的极大乐趣”[14](参见图4 ).

3.2  档案系统工程的基本架构

档案系统工程(Archival System Engineering, ASE),是指在系统思想指导下,以科学而先进的系统工程框架,掌握和运用档案工作规律和相关资源,最优设计和构建能够通过持续综合集成和持续创新实现持续进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行,从而科学、高效地管理档案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或文化资源,创造并持续实现收集、整理、保护、利用档案资源的高绩效,为社会系统的持续进化提供充分的档案保障.
档案系统工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参见图5 )
(1) 作为档案工作约条件的档案规范系统,包括档案法规系统、档案标准系统、档案规章系统;
(2) 作为档案工作(或档案业务过程)主体的档案业务人员;
(3) 档案业务过程;
(4) 作为档案业务过程技术平台的档案业务技术支持系统,包括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如数据库系统)和其它技术支持系统(如消防系统);

(5) 作为档案工作(或档案业务过程)客体的档案系统(过去和现在的各类社会主体从事各类活动所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文化载体).
特定地区、特定组织或特定项目的档案系统工程,往往会涉及该地区、该组织或该项目以外的档案资源.例如:陕北地区开发“红色文化”的档案系统工程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陕西省及国家档案局(馆)等单位拥有的珍贵革命档案资源.
档案资源是档案事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档案资源收集工程是档案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在充满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的世界化时代,档案门类日益丰富,档案征集接收的范围日益广泛,档案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图6),档案服务领域日益广泛,档案发挥作用日益扩大.档 案 部门应在开放的大系统理念,正常接收征集档案的范围的基础上,紧跟社会需求,注重把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各种新型档案收集进馆,不断丰富馆藏,为推动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充分的档案基础.包括有计划地征集散失在境内外的珍贵档案和具有地方与部门特色的、反映历史变迁与人民群众生活变化等资料;收集与本 地区、本部门有关的各级各类人才资料,为合理使用开发人才资源提供充分依据;收集整理重大活动档案、特种载体档案、婚姻登记档案、水资源、矿产资源及反映 地方特色的各类档案.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馆藏档案时效性滞后,很多资料仍处于1种 原始的静止状态,不仅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保密期限及开放档案 的规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尽可能地扩大服务利用,将原始的、分散的、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加工,使过去的“死”档案变成系统的、 有序的、动态的“活”信息,使档案信息能更迅速、准确、全面、完整地被利用.近几年,米脂县档案馆加强对档案的开放力度,除涉及国家安全、重大利益的档案 按期甚至延期开放外,一般档案做到按期开放,对涉及文化、科技等专业档案实行了提前开放,对县劳人局等利用频率较高部门的档案提前开放,扩大了知青、窑 房、学籍、公龄、工资、公证档案等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档案利用范围,倍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因祖屋确权,拆迁证据保全,老房产公证,解决信访,法院判决等 需要,利用房产档案者100人(次);为编史修志、学术研讨提供档案210卷(次).
 

档案系统工程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4.1  档案系统工程对经济发展(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由于档案记载了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信息,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涉地档案对发现和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在米脂县土地违法案件大清查中,榆林市、米脂县联合工作组通过查阅米脂县土地局1991~1994年的40多卷建设用地档案,彻底搞清了部分单位和个人借开发项目之机,超占土地,转移土地用途的违法事实,并依法对27个项目负责人,401户违法用地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处理.共收回土地13.524亩,没收非法所得6.9万元,收回罚款28.9万元,补交各种税费等4.6万元,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46.8万多元.
我局根据米脂县的特点和政府要求,针对本县劳务输出(特别是米脂女子家政学校近几年向全国各地输出的“米脂婆姨”和本县农民进城务工)组织、管理、服务的需要,收集整理劳务输出档案,为本地劳务经济的发展和解决输出劳务人员的困难提供科学依据.
我局还针对本县破产企业状况,收集破产企业档案,为下岗职工解决待遇、工龄提供方便.

4.2  档案系统工程对政治发展(政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相应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存在较多不和谐因素.所以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 能,建立民主、公正、公平、透明、负责的政府运行机制,并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这个过程中,档案部门要承担起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 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做执政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和谐沟通的桥梁,尽量使各种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通过档案证据得以顺利解决,成为各种矛 盾、纠纷和冲突的“消音器”和“泻洪闸”.[15]档案部门应将保管的对象由单一的纸质档案拓展为以纸质档案为主,兼管电子和其它载体档案,开展数字化档案工作,实行“红头文件”与群众直接见面.这样,不但起到了良好的窗口作用,而且维护了社会稳定.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资料、档案的利用越来越高.2001年以来,我局共接待查阅利用档案者5000多人(次).我局的“接待利用岗”被中共米脂县委机关评为“巾帼英雄”示范岗.
提 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档案部门应积极开发档案资源,为党政机关的科学决 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有效服务.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在米脂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确定后,为解决用水的问题上,中共米脂县委、县政府把榆林沟水库 定为该厂水源地之一,但要给高渠乡、银州镇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一定的经济补偿.两乡镇因各自利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为此,中共米脂县委查阅县档案馆保存 的县政府常务会议记录,发现时任米脂县副县长的卢智德于1983年5月18日主持召开的县长办公会,早已将原高渠乡和银州镇(当时属城郊乡)两 界地盘上的榆林沟水库划归高渠乡管理.现任中共米脂县委书记张雁冰看到这一档案记录后,激动得说:“一纸定乾坤啊!你们的工作真不错!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 了自己是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分子.”此档案证据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金泰氯碱项目水源短缺的问题,还化解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隐患,促进了社会和谐.
2006年12月,米脂县财政局在县馆查阅了1943~2004年的县财政决算报告,复制摘抄185页近5万字,为制定全县“十一五”财政规划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对中共米脂县委组织部等利用频率较高部门的档案提前开放.2007年上半年,在确定公务员身份、任职年限、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上,我们接待了查阅档案者650人(次),出具证明380份.

4.3  档案系统工程对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档 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精神财富.它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证据的效应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左传》、《史记》帮助我们了解 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轨迹;《易经》、《诗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让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变局、大转折,回顾 千万年历史进程,与历史对话,在历史中沉思,有什么能如档案一样给人深刻的启迪?所以,档案的不断积累整理和妥善保管是文明的体现,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档案系统工程对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双重的:(图7)
(1) 档案作为真实记录人类活动的文化载体,其发展本身就属于文化发展范畴,故档案系统工程是文化发展或文化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之一.
(2) 除档案事业外的其它文化发展活动,都会形成形形色色的文化档案,通过档案系统工程可以对其它文化发展活动提供完善的档案保障.
通过为编史修志提供依据,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和地方特色历史文化.1993年版新编《米脂县志》,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本县的首改编修本,是在中共米脂县委、县人民政府直接 领导下,由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历经8年编纂而成的.《米脂县志》的成功编纂,我馆提供了主要依据.其间米脂县志办公室自1985年以来共查阅县馆档案1500卷(次)约300多万字,利用30多万字,完成送审稿100多万字(草稿360多万字).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米脂县组织史资料》编写过程中,县馆为编纂人员提供档案1105卷,摘抄4736页,约14.5万字.从2003~2006年,历4载,易4稿,终于正式出版.
档案部门要充分依托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基地作用.米脂档案馆县有李鼎铭纪念室和档案陈列室.2002年7月18日,档案馆利用两个阵地,成功接待了《人民日报》“宗旨之路考察团”一行;同年9月15日,接待了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摄制组;2003年6月13日接待了李鼎铭学术研讨的与会专家、学者.多年来,坚持每年接待县内上千名中小学生.
作为地方文化资源的载体,档案对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米脂县历史档案(特别是有关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档案资料)、菜谱、剪纸、名人字画等,可对打造本地特色文化以及实现榆林市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标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社 区建设要求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服务意识,建立社区档案,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要大力引导家庭建档,发挥家庭档案陶冶情操, 提升生活质量作用;并要广泛在民间收集有价值的字画、书籍,主动贴近社区、贴近居民,提供服务,扩大影响,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

4.4  档案系统工程对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随 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不断显现,有的甚至最终演化成激烈的冲突,影响了社 会的和谐稳定.档案部门要利用掌握大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在参与协调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的政府管理中,发挥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 此,我们要积极开辟新领域,努力探索新途径,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机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解决矛盾,做利益相关方矛盾冲突的“协调器”.
米脂县园则沟村民与李玉旺等21户居民就1981年政府作价收回63孔窑洞时未付给6300元地基款问题与政府发生了矛盾并长期上访,被人戏称为米脂县“台湾岛”问题.2006年5月18日,按照中共米脂县委的指示,成立了有县档案局派员参与的园则沟问题联合调查组,进行再次调查.调查组仔细查阅了县档案馆保存的1981~1987年县委、政府关于园则沟问题的会议记录、文件,查阅了建设局、财政局、房管所等单位对园则沟63孔窑洞的评价资料,拨付评价款的会计凭证,查阅了县纪委1981~1984年关于园则沟村支书叶逢树经济问题的案卷等有关资料,并从大量档案资料中查找到有用信息,找到了相关证据材料.在2006年11月15日米脂县举行的听证会上,由于证据确凿、论证有力(图8),园则沟农民与政府长达20多年的矛盾得以圆满消除.这既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赏,也为县委、政府尽到了排忧解难的责任.
我局还针对处理法律纠纷、司法调解,收集接收政法档案,并提供相应的档案服务.
 

档案系统工程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实例与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在广大农村实施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推动农村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农业农村档案是行政村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农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1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促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政治发展、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环境建设(环境发展、生态文明)、全体村民的安全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如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干群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见图9).
 
 
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的目标是:
在农村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实记录农村发展变化,把村级档案和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以及村民生活结合起来,使村级档案室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村级的信息库、研究室、“百宝箱”,真正用“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如提供农村改革、计划生育、科学种田、农田基建、各种作物占用土地比例的动态变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解决民事纠纷等方面需要的信息);
牢记档案事业对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双重相关性,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力军,不断放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
成为集记录事实、信息服务、科学研究为一体,通过持续集成和持续创新机制实现持续发展的亮点工程.
尽管多年来我国各地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前进,但从总体上、从更好更快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我国各地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以米脂县为例,1998年,我们对全县农业农村档案系统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村干部档案意识差.没有统一收集保管档案,有的村甚至连档案资料谁经手谁保存都不清楚,致使资料丢失严重.
(2) 不按时收集整理档案.据统计,从未整档的村竟有378个,占总村数的94.5%.
(3) 多数村不懂档案整理业务.
(4) 档案保管条件差.全县大部分村仅有1张桌、1个旧木柜、1把锁.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埋下了许多隐患.如:
村务不公开,给民主监督和社会公正造成极大障碍;
记录不完整,使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无法得到应有的利用,并引起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混乱;
兑现不民主、奖惩不严明,导致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提出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规划目标,并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作了汇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关于迅速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精神,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分4路对印斗、高渠、桃镇、城关4个乡镇以及对岔村、后王坪村、陈家沟村的档案系统进行了历时半年的大规模清理,系统化地整理了4000余卷各门类档案,使高渠、印斗两乡镇的档案室达到省级2级档案室标准,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正规化发展带了好头,促进了农村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2005年, 针对乡镇档案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的现状,县局组织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精通档案业务的骨干夜以继日,研究制定出了系统性、操作性强,通俗易 懂、便于查找的《乡镇档案分类大纲》、《归档不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并以科学的系统思维抓点示范、整体推进,先后深入郭兴庄、桥河岔、姬岔等 乡镇帮助指导档案整理和系统化工作,使全县农村档案工作迅速走向正规.目前,我县已有8个乡镇彻底清理并系统化了多年积压的档案,建起比较规范的综合档案室,占全县乡镇总数的2/3,6个乡镇达到省级规范化管理水平,占全县乡镇总数近一半.
在2006年 榆林市档案工作会议上,榆林市档案局丁永年局长本着开放的大系统观提出,档案人不能就档案搞档案,要跳出“传统档案的”小圈子,增强“大档案,大发展”的 理念.我局于会后召开局务会,就此进行多次认真讨论,形成给中共米脂县委常委会的书面汇报材料,建议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米脂县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并由县委副书记王乃延亲自挂帅,对全县新农村档案系统工程进行了整体部署.高渠乡高西沟被列为我县 首个村级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试点示范村.
高西沟村在近半个世纪前就朴素地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不唯上,只唯实”,独立思考、尊重科学,走了1条有别于“大寨模式”的生态发展道路,而自觉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并持续至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黄土高原上科学发展的典范村、榆林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6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被中国西北局授予“农业红旗”称号,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被国家旅游总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誉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参见图10)和“科学发展的‘老典范’”,并获众多媒体广泛关注.[16]
我局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一起上阵,在高西沟开展了为期近1年的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试点工作,对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和科学的系统化整理,建立了内容涉及户籍、婚姻、会计、科技、建设、计划生育、廉政、党建、党员、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文书、声像、电子、实物档案共3719卷/件/册(参见图11);在该项档案系统工程实施期间,还搜集、摘抄、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我局利用春节放假时间整理编写出了《高西沟村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档案室介绍》、《档案利用形势分析》、《档案安全保管应急预案》、《制度汇集》等10多种编研资料.由于我局人力资源有限及该项系统工程规模大,有的同志甚至还发动了家人共同参与整理编写工作.2007年3月,我局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高西沟村建起了村级综合档案室;在高西沟生态展馆设置了重要档案陈列展柜;配备了10套铁皮档案柜以及扫描仪、电脑、照像机、灭火器、温湿度计等硬件设备,构成档案系统工程的技术支持系统;同时将档案资料全部输入电脑,使该村的档案系统工程实现了数字化.2007年5 ~7月,我局还大力开发档案资源,完成了制作档案专题片《见证历史,秉笔直书——从档案看高西沟》的专项文化系统工程.
2007年5月10日,榆林市档案局全体领导和档案工作目标认证管理考评小组一行,对高西沟村农业农村档案室的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了严格考评认证,通过现场查看,逐项量化考核,综合得分102分,达到了省“AAA”级档案室标准,成为榆林市首家达到省级标准的农业农村综合档案室.
2007年7月18日,我局立足县情,紧密结合农村科学发展的实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制订了《米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后3年,在40个村庄以档案室建设为基础,大规模实施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
2007年7月20日,陕西省档案局在高西沟村召开了“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座谈会,我局的创新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2007年9月14日,国家档案局李和平副局长一行亲赴高西沟村视察和指导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建设(图12).李和平副局长在座谈会上指出:“米脂县高西沟村档案室建设功能齐全,收集资料完整,真正做到了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西沟村的档案工作为村务政务公开,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服务.米脂县档案局的创新服务理念及高西沟村的先进档案工作经验,将在全国推广.”
作 为“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的实施,对进一步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这项系统工程规模大、任务重、投资多,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宣传培训,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突出基础建设,想方 设法改善农村当前档案管理条件;要突出业务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突出科技建设,大力提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真正使档案系统 工程为农村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持续提供强大的档案支持.
我们的主要经验是,将档案工作视为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文化发展),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实施农业农村档案系统工程,系统思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行政村档案建设中,采取以下做法:
(1) 超越传统档案工作的局部性思维,以开放的档案系统工程科学理念开展工作.
(2) 牢记档案事业对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双重相关性,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开展各项业务,大力开发档案资源,不断放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
(3) 紧贴实际,抓点示范、由点至线、由线至面,有序展开.
(4) 通过档案局(馆)全体人员广泛参与的持续集成和持续创新机制,持续提高工作水平.
(5) 通过档案局(馆)外部主体的广泛参与,扩大档案资料源,显化档案需求,扩展档案应用面.
(6) 通过举办“科学发展俱乐部”活动,使有利于发展档案事业的创新探索蔚然成风.
(7) 科学管理,快速跟进.
这些做法,使米脂县新农村档案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较大成绩,涌现出石沟、印斗、郭兴庄等6个乡镇以及对岔村、柳家洼村、周家沟村、后王坪村、高硷村、马家沟村和高西沟村等10多个新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典型,对推动农村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开发档案资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档案事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框架中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收集、保护、整理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也是推动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

 
丰富的档案资源是档案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但档案系统工程要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要以社会的满意为落脚点.大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推动文化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才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
档案资源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开发利用包括以下3种基本途径:(参见图13)
(1) 档案局(馆)对档案资源的自主开发利用;
(2) 社会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3) 档案局(馆)与其他社会主体和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s)共同对档案资源的自主开发利用.
其中,档案局(馆)对档案资源自主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是衡量档案局(馆)自主创新能力乃至能力成熟度(Capability Maturity)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档案局(馆)对文化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
米脂县档案馆有档案陈列室、资料库、李鼎铭纪念室、城建档案室以及综合档案室等9个库房,现保存档案资料5.9万卷/册,其中馆藏档案5.1万卷/册,资料0.8万册.馆藏档案资料的历史跨度为400余年.保存年代最早的是清朝历史档案,有少量革命历史档案,比较齐全完整的是建国以后的档案,约占馆藏总量的一半以上.馆藏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同时还有录音录像带、照片等载体的档案.档案陈列室有珍贵特色档案,包括革命历史陈列档案、名人档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资助的“黄土高原开发治理项目”(“2744项目”)[17]档案、汉画石拓片、窑房土地证和地名等档案.主要内容有米脂县烈士陵园1068名革命烈士英名录,毛泽东在杨家沟发表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2篇 重要文章,沙家店战役资料、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活动图片及历史资料,毛泽东、刘澜涛的有关题词,汉画像石拓片、《康熙县志》、《民国县志》、保甲图和 县城略图;综合档案室中革命历史档案,主要包括土地改革、调查、会议组织、拥军优属、联席会议、财政粮食、发展生产、整风运动、拥军优属等,涉及21个全宗137卷/件,建国以来档案从内容和形式上主要包括文书、业务(区划、科技、监察业务)、会计、声像、实物、基建6个门类.馆藏资料按其载体形式、内容分类,包括报纸、刊物、书籍、材料4大部分.2001年11月编写的《米脂县档案馆指南》被时任米脂县档案局(馆)长的档案专家贺国建先生评价为“如1张导游图,给档案利用者了解档案馆藏门类、全宗、内容、时限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标志着县内档案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路子.”充分合理地挖掘和利用馆内这些有效的档案资料,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鉴于高西沟村半个世纪以来自觉走出生态发展道路,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借鉴作用,我局从2007年5月12日起,组织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深度开发高西沟村档案资源,全力实施制作档案专题片《见证历史,秉笔直书——从档案看高西沟》的专项文化系统工程(图14).局主要领导亲自执笔,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没明没夜编写解说词,同业务人员共同策划、外调、拍摄、剪辑、制作,经过1个多月艰苦努力,顺利制作完成.中共米脂县委张雁冰书记对此片的摄制给予极大关注,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榆林市档案局丁永年局长以及各领导多次亲临指导,审核稿件;陕西省档案局法规处窦随社副处长,业务指导处于永波副处级调研员对该片解说词的部分内容作了进一步修改.
档案专题片《见证历史,秉笔直书——从档案看高西沟》真实、详细、系统地记录了高西沟人从1958年 开始近半个世纪以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超前探索之路.他们通过打坝堰、修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将一片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山村,治 理成山青水绿,地沃村美的“塞上江南”,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辉煌历史.陕西省档案局刘卫副局长看到该片后,立即给予肯定和鼓励.2007年7月20日,陕西省档案局在高西沟村召开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会议肯定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高西沟村的村级档案系统工程经验在全省推广.档案专题片《见证历史,秉笔直书——从档案看高西沟》受到参会各级领导和其它地市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延安市档案局郭文军局长看完片后,激动地说:“老乡,你们干得真好!我一定要在延安推广你们的宝贵经验!”汉中市档案局柴如玉副局长说:“作为1个县级档案局,你们的创新已经向市级档案工作提出了挑战.”
2007年7月4日,我们以丰富、真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经系统化加工所撰写的调研文章《绿色希望之路——高西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在新华网陕西要闻栏目第3版播出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大反响.
从这个文化系统工程专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结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懈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

 
我局通过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初步取得档案事业跨越发展的一系列成绩,使我们初步认识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开放性、整合性和先进性,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和勇气.在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组专家们[18]的关心、指导和进一步的帮助下,我们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将世界化时代卓越治理和社会系统工程的开放性持续进化原理以及在任何领域实现又好又快、最好最快跨越发展的系统工程模式,生动地概括为“1211→1秘诀”或“{1+[2+(1+1)]}→1秘诀”[19],即:“1个环境”+“2个机制”+“1个框架”+“1个平台”→“1个境界”.(图15)
“1个环境”——指积极、主动、充分、持续地利用好网络化时代的世界化环境,抓紧空前机遇,化解空前挑战.
“2个机制”——指“持续集成机制”(包括继承、扬弃)和“持续创新机制”(包括原创型创新、改进型创新、集成型创新).
“1个框架”——指能够科学地整合一切相关资源、统筹工作全局的系统工程框架,使一切工作科学地、高效地整合成为1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过程.
“1个平台”——指有条件时,为系统工程框架整合的系统工程过程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支持系统或技术支持平台(包括信息技术和非信息技术).
“1个境界”——使特定系统在世界化时代的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中,达到跨越发展、持续领先(包括从局部到整体不断积累经验,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实现领先)、力保先进性的持续进化境界.


 
尽管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档案系统工程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在档案事业所持续面对的世界化时代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面前,我们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目前我们在实施档案系统工程的实施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1) 档案工作(尤其是基层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普遍难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和持续重视,往往处于“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想用时需要,不用时忘掉”的境地.
(2) 基层档案工作(尤其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基础薄弱;
(3) 高素质才能带来高绩效,县档案局专业人员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业务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 对档案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需要得到更多的、持续的专业指导;
(5) 由于先进科技装备极其缺乏,致使“1个平台”还无法建成,从而难以为档案系统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6) 由于米脂县属国定贫困县,财政困难,档案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我局除人员工资外,全年办公经费仅有1万元,且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
只 有清醒、充分、持续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横向比较中的差距,我们才能以持续集成和持续创新实现持续的科学发展.虽然上述种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局档 案系统工程的全面开展,但我们仍然抱定前进的信念,以“愚公移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量力而行,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分 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
我们将在国家、省、市各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在有关领导和专家们的关怀、指导和支持下,在与兄弟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中,继续用好自己的“1211→1秘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持续创新,持续进取,以开放系统理念,通过进一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实现米脂县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和持续进步,不懈发挥档案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①]【社会系统工程网注】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2007年09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应用研究报告,榆林:《榆林调研》,2007年第10期(总第63期),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政研室,2007年11月23日;彩色图文版载“社会系统工程网”(http://www.SSEweb.net/)之“文化系统工程”、“最佳实践”等栏目.
[②] 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2007年09月14日在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高西沟村向来自国家档案局、财政部、陕西省档案局、榆林市档案局等有关部门领导所做汇报的书面材料为基础,进一步修改、补充而成.在此,对国家档案局、财政部、陕西省档案局、榆林市档案局等有关部门领导,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和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文化系统工程中心的专家,以及张雁冰(中共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委书记)、姚宏(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人民政府县长)、贺国建(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原局长、米脂县志主编)、杜亚平(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原局长)等同志所给予的关怀、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③] 执笔人:杜芳秀(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局长)、常宏(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副局长)、李有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副局长).
[4]【社会系统工程网注】 周一波(1953.12~),男,汉族,陕西省丹凤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中共榆林军分区第一书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共17大代表,陕西省第10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0年09月参加工作,1970年09月~1971年09月,在电子工业部4320厂工作;1977年03月入党;1986年09月~1991年10月,陕西省西京电气总公司工作,先后任人事处副处长、处长;1991年10月~1994年09月,陕西省电子工业厅工作,先后任组织干部处副处长、处长,政治处处长;1994年09月~1996年12月,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经济干部处处长;1996年12月~1997年09月,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级组织员、经济干部处处长兼省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1997年09月~2002年07月,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2002年07月~2005年07月,任中共榆林市委书记;2002年07月起,邀请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共同从事陕西省榆林市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亲自兼任“陕西省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陕西省榆林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合作主持人;2005年07月至今,任中共榆林市委书记、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2007年04月,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与人民网地方网群评为“2006年度最受关注的地方领导”;2007年08月,被选为中共17大代表;2007年09月被评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著名作家冷梦在《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长篇报告文学,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01月第1版)、王观胜在《一位市委书记的工作哲学》(大型报告文学集《陕西作家赴陕北能源生化基地采风录》,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政府,2003年)、随流在《书记本色是墨客》(《世界》,2006年第6期)中对其人其事有生动描述.他还是1位艺术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协会会员、中国古埙协会会员.主要艺术作品:《世纪书坛菁英·周一波》(陈履生主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周一波书法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中英文书法作品“和谐(Harmony)”(赠国际友人,榆林新闻网,2007年08月16日)等;美术作品《毛泽东长征到陕北》(北京:《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0日,第5版)、《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北京:《光明日报》,2007年08月30日,第10版;北京:《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2日,第15版)等;周一波埙曲演奏:《古埙新曲·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北京: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2006年)等.孟西安、王乐文《市委书记画劳模》,(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8月23日,第8版),冯东旭、丁静《市委书记的拜年礼》(北京:《人民日报》,2006年02月03日,第2版),刘文西《百姓书画家———周一波其人其事》(北京:《人民日报》,2006年04月02日,第8版),贾平凹《读〈周一波书法集〉》(北京:《大地》,2006年第4期),孟西安《百姓情怀溢书画》(北京:《报告文学》,2007年第2期),孟西安《情溢书画系百姓——周一波的书画生活》(北京:《人民日报》,2007年03月25日,第8版),杨树梅《多才多艺市委书记周一波——泼墨抒胸怀 抚琴寄心灵》(香港:《文汇报》,2007年03月09日),高建群《胸中块垒 笔底波澜》(北京:《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2日,第15版)等文章,对其艺术成就有较高评价.
[5] 参见严继文(《榆林日报》记者)报道:《周一波参加市委党校“科学发展俱乐部”活动时强调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变成每个党员和干部的极大乐趣》,2007年08月04日,第1版.
[6] 胡锦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继续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01年12月29日),北京.
[7]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06月02日),新华社北京2004年06月02日电.
[8]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006年10月11日在中共16届6中全会第2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第1部分),北京:《求是》,2007年第1期(总第446期),2007年01月01日出版.
[9] 参见新华社北京2007年06月25日电:《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日报》,2007年06月26日,第1版.
[10]【社会系统工程网注】 钱学森(Hsue-Shen TSIEN, 1911.12.11~),男,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人,航空、数学博士,世界著名航空、火箭、导弹、航天专家,工程控制论、系统学奠基者,科学思想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他是美国导弹、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航天、系统工程主要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主要创建人.1955年10月归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家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国防部第5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第7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首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第3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6~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中共第9~12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1等奖(1957),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79),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 F. 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89),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1),中央军委授予的“1级英雄模范奖章”(1991),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5.0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等.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IT)航空工程系,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于1938年获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参与美国早期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1947年经冯·卡门推荐任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1949年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美国发展远程导弹和太空探索的第1个研发中心)主任.他与马林纳在1943年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2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中士”地对地导弹的成功研制,并成为后来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他参与制定了美国军方第1个火箭研制计划——GALCIT 1(古根海姆1号)计划,找到了大型火箭燃料制造方法,参与发明空气动力学“卡门-钱学森公式”,参与研制了美国第1架喷气助推起飞飞机和第1架喷气式飞机,为美国军方第1个喷气技术训练班讲授《导弹概论》,担任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顾问和火箭组主任,参与了美国空军跨学科RAND计划的创建工作(1948年更名为“兰德公司”).美国政府在总结第2次世界大战军事科技工作时赞扬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贡献.”他获得过美国空军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和美国国防部和空军部颁发的“国家服务优等勋章”.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评价:“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1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1颗明亮的星.”在美学习研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0年06月起,在美国受麦卡锡主义迫害;1950年07月被取消参加机密研究资格,后被联邦调查局监禁,被保释出狱后仍无人身自由,受到联邦调查局、移民局的监视和跟踪,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1955年08月0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开始,中方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以钱学森秘密寄出的信件作为美国政府扣留钱学森的证据,与美方进行交涉和斗争,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离美回国.1955年09月,钱学森一家冲破重阻归国.美国著名的“60分钟”节目在报导中指出:“如果钱学森的人生有不同的发展,今天他可能是我国太空计划的灵魂人物.”1956年,他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于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系统工程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1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20世纪60年代初他推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合作进行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1978年以来,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的文章.1979年10月与其它学者联合倡议组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980年11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届理事会一致推举他为名誉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第3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提出了1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他认为从应用实践到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哲学4个层次.系统科学是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象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这类技术科学,以及一切系统的一般理论“系统学”等组成的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部门.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一大类工程技术的总称,而不是1个单一的学科.他提出要建立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统学”,并亲自领导了系统学研讨班.他在应用力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国家体制、社会形态、产业形态、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以及农业、沙产业、教育、大成智慧学、艺术等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里都有原创性的杰出贡献.主要论著:《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td, New York, London, Toronto, 1954;1956年苏联出版俄文版,1957年民主德国出版德文版,1958年中国出版中文版;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1等科学奖.该书从技术科学的观点对各种工程技术系统的自动控制理论作了全面研究,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政策》、《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钱学森书信》等.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钱学森的传奇经历便在美中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媒体中得到广泛报道.中国国内出版了多部有关钱学森的传记;1996年,著名美籍作家Iris CHANG(张纯如, 1968~2004)在美国出版了钱学森传记——《蚕式导弹的线索》(Thread of The Silkworm, 同年台湾中译本名为《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11] 参见常远:《社会系统工程纲要》(全国地/市政法委书记暨司法局长轮训班讲义),北京: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93年03月.
[12] 参见周凤婷、谢云、叶涛:《“卓越治理”简介》(An Introduction to Governance Excellence),“社会系统工程网”特约专稿,“社会系统工程网”(http://www.SSEweb.net/),“卓越治理”栏目.
[13] 持续创新也是美国国防部资助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中最高一级成熟度[第5级:优化级(Optimizing)]的要求:“通过渐进与创新的技术改进,致力于持续的过程绩效改进.”
[14] 参见严继文(《榆林日报》记者)报道:《周一波参加市委党校“科学发展俱乐部”活动时强调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变成每个党员和干部的极大乐趣》,2007年08月04日,第1版.
[15] 参见霍宪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司法鉴定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制度建设》(2006年05月15日),北京:《中国司法》,2006年第8期.
[16] 参见《人民日报》社论:《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范例》,北京:《人民日报》,1962年01月18日,第1版;陕西省水利厅调查组、刘野(《人民日报》记者):《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米脂县高庙山公社高西沟生产大队水土保持工作调查》,北京:《人民日报》,1962年01月18日,第5版;陕西省水利电力厅编著:《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立下愚公志 坡沟变良田——陕西省米脂县高渠公社高西沟生产大队》,北京:农业出版社,1966年01月第1版;鱼米编著:《黄土高原上的明星——高西沟》,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李永奇、郭志军、常培飞:《退耕还林的先行者——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综合治理纪实》,北京:《人民日报》,2002年06月17日,第11版;江华(《南方周末》记者):《陕西高西沟: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绿》,广州:《南方周末》,第1036期,2003年12月18日,“调查观察”栏目;武力、刘溟、刘晓辰(《经济日报》记者):《地沃水美高西沟——陕西省米脂县采访记》,北京:《经济日报》,2006年07月13日,第1版;冷梦:《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长篇报告文学),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01月第1版;鄢烈山:《高西沟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广州:《南方周末》,2007年03月15日,等.
[17] 1985年陕西省首次利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1117万美元资助,在米脂县开展了“黄土高原开发治理项目”(“2744项目”),修地2267公顷,造林种草9588公顷.因试点成功并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好评,陕西省又争取到了代号为“WFP3225”延安杏子河援助项目,补助粮食折合992万美元,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3万公顷.以此为基础,陕西省于1994年又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3700万美元、为期8年、治理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的延河、佳芦河水土保持项目.由于一开始就坚持了高科技、高标准、高效益、大规模要求,成为水土保持治理的典范.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称赞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世界银行农业援助项目中最优秀的3个项目之一”,“这是不可思议的世界奇迹”.世界银行环境处处长考琪微瑟女士称黄土高原治理“是雕刻在黄土高原上的金字塔”.
[18]【社会系统工程网注】 指2002年07月以来,受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现任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17大代表)邀请,从事陕西省榆林市区域社会系统工程研究,并从事“陕西省榆林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系统工程”项目(陕西省榆林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和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的专家们.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EGSSE)是自1994年中国首起全方位社会系统工程试点(海南文昌)开始,所形成的1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型专家群体,旨在运用科学的社会系统工程框架,秉承“以世界化的持续集成和持续创新机制推动持续进化”(continuous evolution driven by the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的世界化时代卓越治理(Governance Excellence)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认同或可以接受的权威/权力来调控社会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系统的和谐以及安全与发展,从而公平而高效、充分而持续地增进公共利益的治理过程.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的秘书处工作及技术支持,由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RISSE)承担.该院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北京教授讲学团法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成立于1991年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治系统工程中心等机构.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与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的主要专业领域均为:复杂系统、文明演化法则、世界化时代卓越治理、社会系统工程、人才系统工程/人生系统工程、中国领导层系统思维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建模、仿真、开发、立法、测评、教育、咨询、策划等.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于1994年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中国领导层系统思维”国际研究计划(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for Systems Thinking of Chinese Leadership),这是1项 独立性、学术性、客观性、世界性、持续性的研究计划,基本目标是:以客观、科学、独立、世界化立场,在系统化汇集中国历代领导层理论思维和决策实践的基础 上,观察和研究其把握文明演化规律的系统思维方式及相关成果,深入探索在充满复杂性并面临空前挑战和空前机遇的世界化时代中先进文明/卓越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系统工程网”(http://www.SSEweb.net/)是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与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参与支助、合作的公益性专业网站.
[19]【社会系统工程网注】 据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和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有关专家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档案局有关同志介绍,此处“1211→1”的提法亦具有纪念世界著名航空、火箭、导弹、航天专家,中国导弹、航天、系统工程主要奠基人钱学森(Hsue-Shen TSIEN)之意.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1日.
[ 首页 ]  [ 返回上页 ]  [ 关闭窗口 ]  [ 到顶部 ]